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城关生活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城关生活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可以谈谈你的公务员生活吗?
1998年从警校毕业至今,一转眼工龄已23年,始终觉得自己还是年轻人,可仔细一想,已是中年人了。今天看到这个问题,不由得就想回答一下,也想捋一捋自己这些年的工作经历。
我毕业于XX省司法警官学校,学的是JY管理专业,当时的学历是中专,但当年的高考分数是超过了一些普通本科院校的师范、林业等定向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了。
之所以选择上jing校,真的是因为从小我就喜欢police这个职业,说得再现实一些,那是真的包分配工作啊。
当年128斤的小伙比现在182斤的大叔真的是要帅好多,能看出哪个是我吗?后面有两张去年的照片可做参考
到了98年毕业的时候,由于当时的认知不到位,终于领教了选择的重要性。
当年高考的时候,我走的是统招名额,我们班有三分之一不到的名额是统招生,三分之二的是定向或协议委培的。统招考生的平均分是要高出二三十分的,学费是400元一年,定向和委培生是每年要交2800元,当年我和其他几位统招生同学还因为每年少交那2400元而产生过一些优越感呢,甚至内心里想当然地觉得,定向的就得去指定单位,而统招生可以全省、整个zf口来选择工作。
真正到了毕业季,定向和委培生都明确了去向,有去jy工作的,有去公安部门的,而统招生基本都是哪来哪去,生源地是哪儿就分到哪儿。
98年7月,我拿着派遣证到老家所在县城的人社局报到,县人社局的一位科长接待了我,是什么科我有点记不清了,是公务员管理科还是人事科我现在说不准,反正科长是一位40多岁的男士。科长当时给我开了起薪通知书和介绍信,让我拿着去司法局人事科报道,到了司法局人事科,科长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介绍了一下司法局的基本情况,说局长和两位副局长都不在家,但是都听说了要新分来一个小伙子。
科长说,按局长的意思呢,我是要被分到一个镇的司法所去工作的,那个镇离县城28公里,但是编制呢暂时落不了,是因为暂时没有空编,得等编制空出来再落编制,如果选择上班呢也可以,暂时不上班等落编的时候再来也行。
N线小县城小警察一枚,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属于特殊的公务员序列,警察也属于公务员,大伙都知道,之所以说属于特殊的公务员序列,是因为警察又和普通的公务员不同,专业性太强,公务员的各种补贴都有,在小县城里,警察的特殊身份也显得高人一等,仅仅是表面而已。县城太小,各种关系纷***杂,都是面的,之前工作在一线,整天出差,面对犯罪嫌疑人较多,后来换到机关,虽也忙碌,但至少比较适应,照顾一下家庭和孩子。业余生活喝喝小酒,踢踢球,倒也是惬意。公安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提拔,天时地利人和占全,也不一定能够提拔上位,这也就是基层的现状,生存压力不大,节奏也不快,只是进步太慢。
说说你的公务员生活?
我有几十年的公务员员生活经历,期间和众多的公务人员一样,分为要干事、能干事和干成事三个阶段。在这几个重要节点上,最令人满意的是能干事这个阶段。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最后职场能够达到怎样一个目标,就在这一时期定位了。
在要干事的阶段,我从乡下调到了县级党政机关。三十岁的年纪,精力充沛,信心满满,一天连轴转超过十个小时,身体扛得住,能吃能睡。政务秘书的岗位一干就是七年,这个岗位的特点是要求有综合能力,最基本的要求是材料要写的好,懂政策,熟悉农口、财政、党群口的相关业务。最苦的是写材料。一次,为赶写一个很急的材料熬了一个通宵,任务按时完成了,人累的像散了架。像这样加班加点干,对一些公务员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也沒有加班费什么的。正是这样高强度的不断磨练,使自己逐渐成熟起来,转入能干事的阶段。
到能干事的阶段,我被跨县交流了。到了新的岗位肩上的担子重了责任大了,但能干事的主动权增多了。记得当时我负责一个退耕还林还草比较大的工程,为使这项工程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对工程质量十分重视。我天天上山下山,跑烂了几双鞋,和村民们一起苦沒少下,汗水沒少洒。因这里是干旱地区,从整地挖水平沟蓄水工程到栽置树木全部完成,历时三个月,一天都未离开过工地,该工程最终被评为优质工程。当看到上万亩等高线沿山转的道道水平沟里的树苗,一天天在变绿变高的时候,那种收获感满满的心情令人格外的欣慰和感动。
在干成事的阶段,你饱经风雨苍桑,几十年忙忙碌碌的时光过去了。有无建树自有公论。作为公务员特别是基层工作的公务员,年龄已经差不多了。有无上升的趋势也已经明朗化。这时候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组织上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最重要的是站好最后一班岗,牢牢的守住底线。直到安全着陆。这就是我的公务员生活,简单地说说,以期抛砖引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城关生活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城关生活妆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