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鄂州生活妆学习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鄂州生活妆学习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描写秋景美好的诗句?
在我国传统文化里,描写秋景的诗文不胜枚举,而白话诗里也不乏佳作。刘大白是我国新诗运动的重要倡导者之一,现摘录刘大白的一首现代诗,共赏。
《秋晚的江上》刘大白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裷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句了,下面给大家简单摘抄几句描写秋景的诗句,仅供欣赏参考。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秋风涨渭水,落叶满长安。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2、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辞》
3、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赠庐司户》
4、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别诗》
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出自《秋风辞 》汉 · 刘彻
全文: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秋风刮起,白云飞。草木枯黄雁南归。秀美的是兰花呀,芳香的是菊花。思念美人难忘怀。乘坐着楼船行驶在汾河上,划动船桨扬起白色的波浪。吹起箫来打起鼓,欢乐过头哀伤多。年轻的日子早过去,渐渐衰老没奈何。
1.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出自宋代王安石《千秋岁引·秋景》
2.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出自唐代司空图《中秋》
3.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出自宋代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4.景物皆难驻,伤春复怨秋。旋书红叶落,拟画碧云收。
出自唐代司空图《秋景》
你最喜欢哪一首关于写荷花的诗词,为什么喜欢?
吸收文化精华@♥♥♥爱的力量@#“喔爱小咪”
大家好,我是文化领域的作者。今天很高兴与大家聊一聊古典诗词。有朋友问:“写荷花的名句你最喜欢那一句?”看到这个问题,我脑海中马上蹦出诗人柳永的诗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还有苏轼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杨万里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等名句。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杨万里的另一名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为什么这样说呢?
大家还是先来欣赏杨万里的整首《小池》吧——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读完这首诗,我的脑海中立刻展开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一股清泉缓缓的从山间流淌下来,泉水流到一泓碧绿的池水里,清澈的池水倒映着绿树蓝天和白云,晴空里阳光一派明媚。微风吹来,池水荡漾起层层的涟漪。池水中的荷花只是花骨朵样的含苞待放,可是已经有一只美丽的小蜻蜓在荷花上驻足停留,贪婪地吸吮荷花的馨香……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28字,可是涵义丰富,意境优美,还富有哲理。哲理体现在“小荷才露尖尖角”这一句,意思是荷花虽然只是花苞,但是已经花香四溢、风姿绰约,充满无限的希望,令人期待,令人向往,令人憧憬荷花绽开时的绝世芳华。后人常用这句诗来比喻才情初显的少年。少年虽然稚嫩,虽然柔弱,但是已经展现出才华 ,富有勃勃的生机。所以人们形容一个少年风姿勃发时常说“小荷才露尖尖角”。
以上就是我最喜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原因。如果您也喜欢古典诗词,请您关注“喔爱小咪”,我会陆续与您分享优美的古典诗词。
乾隆题字的“曲院风荷”,是西湖十景之一。而南宋的杨万里到了西湖,看到了荷花、荷叶,即被由衷地吸引,于是写下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人在首句直接点出了本诗所描绘、讴歌的主体:西湖。虽然诗的题目是:拂晓走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但只是交待一个背景,实际内容是写西湖,且仅聚焦于西湖的荷花。
西湖有那么多美景,诗人为何单写荷花?因为到了西湖岸边,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遮天盖地的一片碧绿 —— 全是荷叶!那种场景,可以用“震撼”两字来形容。于是,诗人立刻有感而发,也就有了这句千古传颂的名句。
整首诗不难理解。“毕竟”是语气副词,表示感叹、赞赏、强调。“六月”,百花盛开的季节,可谓天中之天 —— 六月的天是最美的。果然还得是西湖啊,又是在六月,风光与其它季节都不相同 —— 意思是说西湖的六月是最美的时候、最美的风光。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在那连着天边、无穷无尽的碧叶,还有那站在荷叶上的荷花,在朝阳的映衬下,显得亭亭玉立、娇嫩红艳。
诗人杨万里的这一首诗,是真的在写荷花、荷叶,而不是以荷花喻人、寓志,并且直接抓住了荷花、荷叶的特点,一气呵成,表现得淋漓尽致。
所谓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其实只是一种比喻,或者说是诗人赋予荷花的美好想象 —— 从池塘污泥中拔起的荷花,怎可能不沾染泥呢?至少我看到的荷花,叶瓣表面、深处都是藏有泥诟的。所以说,杨万里的这首诗,不仅真实,并且直观、形象地绘出了荷花与荷叶那令人震撼的美。
如果一定要说诗人是在宛转地表达友情,也可以,但那样的理解的确需要很宛转才行。
杨万里很擅长取景、写景,而且无论走到哪里,看到了就会写下来;他的观察、捕捉能力也极其敏锐,能够用诗的语言,把原生态的美,原汁原味地还原出来。
提起荷花,大多人肯定想到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咏的是荷花高尚的气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
但是,除了这首《爱莲说》,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中一语,也是十分优美。
初升的阳光晒干了荷叶上昨夜留下的雨滴,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微风吹过,荷叶一团团地舞动起来。
每每读之,眼前仿佛看见池塘里“莲花朵朵,荷叶田田”,微风袭来,粉红的花,碧绿的叶,随之颤动,仿佛一群身着红裳绿裙踏歌起舞的江南女子一般,随之舞蹈,青红交织,美不胜收。这时,观荷的人,正在聚精会神地欣赏花叶动人的舞姿,正忘乎所以,鼻尖不觉清香四溢,眼花缭乱之际,耳鼻又萦绕芳香,七窍皆通,更令人心旷神怡了。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大概也不过如此吧。
无外乎国学***王国维评价此语为:“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较之苏泂的“荷花宫样美人妆,荷叶临风翠作裳”缺少风韵;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稍欠雅致;李商隐的“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太过忧郁;苏轼的“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过于单调......唯周邦彦的“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色香味俱全,荷之形态,芬芳,色彩最让人迷醉。
不过,这些诗人笔下的荷花也是别有一般风味:
他着重体现了荷花的摇曳多姿,芳香四溢,还有着婵娟一样的美妙身姿。
他特别描绘了荷花洗尽铅华,胜似晚霞之美,恍若神仙妃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鄂州生活妆学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鄂州生活妆学习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