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书童舞台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书童舞台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评价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先生?
问答上整天评价京剧***们,这事儿本身就挺扯的!评价什么?评价人家做人?你没跟人家接触过。评价艺术?你没人家艺术手平高。有句话说的好:能听出余叔岩的好来,您得是个内行!
尚小云原名尚德泉,字绮霞,河北南宫人。他为什么叫尚小云呢?原来尚先生由于家贫,从小进入“三乐”科班学戏,排名叫三锡。开始学武生、老生,也演花脸。后来师父们发现他扮相俊美、肌肤***,学老生、唱花脸太可惜了,于是就让他改习了旦角,从孙怡云老先生学青衣。
孙老师认为他聪明灵敏,自然条件又好,再加严格施教,日后定成大器,所以就把自己名字中的“云”字赐给了三锡,所以从此就叫“小云”了。后来人们只知有尚小云,而科班的“三锡”之名反倒被湮没了。
在“三乐”科班,尚小云除了从孙怡云老师学青衣外,也从张芷茎、戴韵芳二位先生学了不少戏。有道是“老先生们都是爱将癖”,越是有条件的学生老师就越发“款待”(严格教育)。
尚小云几乎天天都要挨几次打,大小总得带点伤。可他天生性情倔犟,硬是咬紧牙关刻苦勤学,终于在未出科即小有名声,与同科的师兄荀慧生、师弟赵桐珊被誉为“正乐三杰”。
出科后,又拜在陈德霖老夫子的门下继续深造。有一次,他与龚云甫先生唱《母女会》,由于后台管事先生的激将法,使尚小云大得其益。
事情是这样的:小云正在后台扮戏,管事的先生冲他说损话,说他不配与鼎鼎大名的老旦龚云甫配戏。这一激不要紧,尚小云忍着气暗暗在台上使劲,把个王宝钏演得是声情并茂、如诉如泣,致使台下落泪。
戏演毕,尚小云对管事先生道谢,说他这个“将”激得好。一出《母女会》是尚小云走向社***迈出的可喜的一步,后来龚云甫先生还特意与他合作演出了《孝义节》等戏。
一炮打响,引来名家的关注,纷纷来邀他合作。如当时的京剧名家孙菊仙、杨小楼、王瑶卿、谭小培、余叔岩、王又宸、贯大元等人都跟他合作过,他与这些名家合作,一方面是名家有意提携后进(以杨小楼为甚),另一方面也是他努力争得的机会。
除青衣戏外,尚小云也演过不少花衫戏,如《醉酒》、《奇双会》(昆曲),还有一批刀马旦戏,如《战金山》、《金山寺》、《虹霓关》等。尤其是那出《昭君出塞》,堪称传世佳品,千古传唱。
五四运动后,具有民主思想的尚先生积极排演新戏,如《兰蕙齐冤》、《红销》、《张敞画眉》、《空谷兰》、《团花风》、《昭君出塞》、《福寿镜》、《北国佳人》、《双阳公主》、《龙女牧羊》、《青城十九侠》,以及根据梆子移植的《娟娟》、《芦花记》等。
尚先生的这些戏都与时代潮流相呼吸,在社会上起到一定的教化作用。1931年,以总分505分被选为“四大名旦”之列。
尚先生性格刚强,他的表演风格都带有一种活泼刚健的辛辣味。他最喜欢杨小楼的戏,认为杨氏风范中蕴藏着一种刚毅精神,能鼓舞人的斗志。于是在塑造人物时,总是千方百计地将杨派武生的东西化入旦行之中。
武生的技术及风格化入旦行实非容易,如果说化入刀马旦或武旦之中还犹则可,而青衣一行自古就是身不晃动、目不斜视的模式,怎么化入?虽经王瑶卿先生改革,将青衣与花旦融合出个花衫,但武生与旦角实是相去甚远。
尚先生大胆地在继承传统表现手段的基础上,根据特定人物的特定心境,大胆吸收,大幅度运用,抓住剧中人物情绪这个核心做夸张性的表演,武生风格就自然地引进来了。
如《昭君出塞》、《失子惊疯》中的运用相当适度,更使得人物的表现力、感染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而观者确能体味到一种美的、过瘾的享受。这就是尚派风韵。
尚小云作为四大京剧名旦之一,其政治知名度不如梅兰芳和程砚秋,但是从京剧表演专业技术上,不分伯仲。尚小云在京剧青衣表演中,还有新的突破,不局限于小姐,夫人的传统角色的塑造,却是创新扩充,青衣的角色塑造。如:烈女角色的塑造。使青衣角色更为丰富多彩,也是独树一帜的京剧表演***。
有一个人物系列片叫《百年巨匠》,其中有一篇是介绍尚小云的。“百年巨匠”这几个字,应该是尚小云比较精准的定位了。 虽然尚小云在四大名旦里不是最为光耀的,现在尚派传人也不及梅派荀派,但是尚小云德艺双馨,尊师重道,悲悯博爱的品性是绝对值得后人学习摩拜的。
尚小云虽然出身不错,但是父亲去世后家境日渐窘迫,后来被送到王府做书童。是王府的尚老太太为了他的前途着想,才让尚小云去学戏的。后来成名的尚小云为尚老太太唱堂会,或有新戏公演钱都去王府先演,从不收费。 尚派戏文武相见,唱做兼吃功夫,能做到夏天演戏也不出汗。
在台上,无论天气多热,也不会脸上冒汗花了妆,非得戏演完下了台,汗才哗啦啦的流下来,这是他练就的一身功夫。另外,很小的时候,就听说尚小云一个趣闻:尚小云不喝凉水,不喝热水,只喝烫的水。刚沏好的茶,他拿起来就喝。
那时候的名角儿都有创新精神,而且很大胆。20年代,尚小云也演过一些时装戏,其中有一个《摩登伽女》,讲的是佛教的故事。这个戏里她的扮相是烫发、穿印度服装,***、高跟鞋,还专门请了英国的老师来教他跳舞。这出戏虽然评价不一,但是票价却比别的戏高出一块钱,多数时候他演这出戏来募捐赈灾。
四大名旦里,尚小云办学是最为值得称道的。他开设“荣春社”,前期的时候他资金丰厚,给学生们做的衣服都是在“瑞福祥”买布,为了办学还把宅院卖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书童舞台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书童舞台妆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