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祭祀舞台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祭祀舞台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脸谱作用?
  2. 元春省亲为什么要一遍一遍更衣?

脸谱作用?

1、京剧脸谱的作用可以表示人物相貌特征、性格特点、身份地位,让看戏的人一下子辨出人物的身份;还可暗示角色的各种情况,如项羽的双眼画成"哭相",暗示他的悲剧性结局,包公皱眉暗示他苦思操心,孙悟空猴形脸暗示他本是猴子。另一作用是"距离化",拉开戏与观众的心理距离。脸上的图画使观众分辨不清演员的本来面目,并且与生活中的真实人物相貌很不一样,像带着***面具。这使得观众不容易"入戏",避免产生幻觉,而是专心于审美和欣赏。另外,"大花脸"与"俊扮"同时上场,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了生、旦的俊美之相和净丑的怪诞之容。同时,脸谱的浓重、鲜明的油彩和多样的图案,再配上净行"吼叫式"的粗犷声腔,形成强烈艺术***,对观众起到兴奋、宣泄和震动作用。

2、脸谱,是汉族传统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脸谱对于不同的行当,情况不一。“生”、“旦”面部妆容简单,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洁面”。而“净行”与“丑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戏曲中的脸谱,主要指净的面部绘画。而“丑”,因其扮演戏剧角色,故在鼻梁上抹一小块***,俗称小花脸。

祭祀舞台妆,祭祀舞蹈服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脸谱的产生有悠久的历史。脸谱起源于面具,脸谱将图形直接画在脸上,而面具把图形画在或铸在别的东西上面后再戴在脸上,在中国古代,祭祀活动中有巫舞和傩舞,舞者常带面具。

3、脸谱的主要特点有以下三点:

一、美与丑的矛盾统一;

祭祀舞台妆,祭祀舞蹈服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与角色的性格关系的密切;

三、其图案是程式化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好者的非常喜爱的艺术门类,在国内外流行的范围相当广泛,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汉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脸谱来源于舞台,大家在有些大型建筑物,商品的包装,各种瓷器上以及人们穿的衣服上都能看到风格迥异的脸谱形象。这远远超出了舞台应用的范围,足见脸谱艺术在人们心目中所占据的地位,说明脸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许多国际友人、国内的有识之士出于对中国戏曲脸谱的好奇与喜爱,都在探索脸谱的奥秘。


元春省亲为什么要一遍一遍更衣

更衣在古代有多重意思,但更多时候是指换衣服和如厕。《红楼梦》中,有多次提及“更衣”。比如秦可卿病中一天更衣四五次;凤姐在秦可卿出殡途中在一家农房更衣;凤姐去伺候贾母用饭前更衣等等。而元春省亲时,从戌时(晚上七点)到丑时三刻(凌晨两点45分)不到五个小时中,有两次更衣过程,如此频繁更衣是何隐情?我们不妨探讨一下。

祭祀舞台妆,祭祀舞蹈服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元春省亲是在元宵节,但为了做好接驾工作,太监们初八就先到贾府做好了部署,元妃将在哪里更衣,在哪里休息,在哪受礼,在哪宴餐等等,更有安排贾府人等何处跪礼,何处退出,何处用膳,事无巨细皆有规定。工部官员提前一周就打扫街道做好清洁工作,驱赶闲杂人等做好治安工作,整整忙活一个星期。

元宵当天,天刚刚过五更贾府上下就起来做好准备,贾母等有爵的都按品级大妆,早早站于荣府大门前等候元春的到来。正等得不耐烦时,从街外飞跑来一个太监,告诉贾府人:

可见元春当天的行程都已被排满了,而且具体到什么时刻做什么事,这一点很符合宫中的规矩,古人原就有凡遇大事必先占卜算卦的习惯,***更对此深信不疑,元妃省亲这种大事必然先是钦天监算好的了。

从接驾的准备工作到元春的日程安排,我们都可以看出:皇宫的规矩繁杂沉冗,却又显得庄严肃穆不可侵犯。

元春多次更衣就是宫中礼仪规定所致。我们知道《红楼梦》故事背景清朝,而清朝***在着装上都有明文规定的,什么时候什么场合穿什么服装。如册封、祭祀等重大典礼须着朝服(又称礼服),如各种传统时令节日等吉庆场合准吉服,平常日子着常服。

元春省亲时,第一次更衣:

元春省亲时,必定着朝服而来,而刚进入贾府就要更衣,我想这里的更衣应该不会换衣服,而是如厕,因为元春后面还要接受贾母贾政等人的跪拜,是曰君臣之礼,元春代表的是***,自然要着朝服受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祭祀舞台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祭祀舞台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