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灾难新娘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灾难新娘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差几天就结婚新娘出车祸死了,能办婚礼吗?
  2. 古代如何检验女子是否破身?
  3. 婚闹习俗的起源是什么?
  4. 道光重臣陶澍婚娶时,碰上了丫鬟代替小姐出嫁这种影视剧的戏码,这是怎样的一段离奇姻缘?

差几天就结婚新娘出***死了,能办婚礼吗?

这个问题不应该放到这个上面去,新娘出***了。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谁也不想这样的事情发生。你应该作为一个亲人也好还是朋友也好总得过去送她最后一程,也算是已尽自己的哀思。这样新娘家里心里也会舒服点。

在一个看你们是否已领结婚证如果领了的话,你的尽到一个丈夫的责任,虽说这事情是一件很不幸的事,但是你们已经是法律保护的合法夫妻,你不去的话就是对已故的妻子的不负责任。

灾难新娘妆,灾难妆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总之你要是送她最后一程,也算是你们不白认识一场吧,这辈子做不了夫妻,来世吧!可怜她未过门就先走了。但是人死不能复生,你也不要太难过了。生活还要继续,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我们谁也无法挽回,只能默默祝她在哪个世界不再有痛苦和灾难。愿她在天堂一切都好。

古代如何检验女子是否破身?

古代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都有这方面各种奇奇怪怪的方式方法。

先说中国的。

灾难新娘妆,灾难妆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是吹桶内之灰法。

这种方式在明代***《喻世明言》中有记载

找一个干燥的木桶,在桶内放上木材烧剩下的灰,让女子脱掉衣服坐在木桶上,再想方设法让女子发笑或者打喷嚏,之后让女子起身,再检查桶内的灰,

灾难新娘妆,灾难妆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果木桶里的会被女子下身出来的气吹动,

此女子便不是处女。

同样也是在明代的另一本***《八段锦》里提到过,这种方法主要用来检验已经死去的女性,生前是否是处女。

看这个女子的枕骨,

如果枕骨纯白,那么她就是处女

如果枕骨有一点黑,意味着她已经嫁人,

婚闹习俗的起源是什么

你好

闹洞房可谓是源远流长,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能够说明其最初来源,在可靠的记载中可知最早的闹洞房出现在汉代,但是当时只是一种比较低级的民间游戏

此后事情的转机发生在南北朝北齐的文宣帝娶了大臣段韶的妹妹,段韶的老婆就用了闹洞房的玩法之一,搞的皇帝大怒,要杀元氏全家,这说明此时的陋习已经在上流社会中流传开来,在<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袁绍和曹吉利偷别人新娘的故事,故事当然是***的,但是在南北朝时期曹操和袁绍的风评不错,说明当时的士人认为闹洞房并不是坏事,而是文人雅克西的雅事,究其原因,乃是因为南北朝时期官场上实行的是熟人政治,婚庆是为数不多的聚众闹事的场合,就好像和首长一起玩耍,能够促进同事们的友谊,玩得最凶的就是入寇的北朝,人家还真以为这是中原人的文化活动

洞房在唐宋时期开始有了神鬼意义,据说是紫微星下凡找妹妹紫薇,看到一个饿鬼在刘姓大户和妻子章氏大婚时偷偷跑进洞房,要偷茶喝,紫微就让众人在洞房里闹到凌晨,把鬼给吓跑了,于是民间的闹洞房习俗得到了保留,但是已经不如南北朝时期那么猖獗。

现在网上的婚闹基本上只有几年的历史。

今天估计大家都看到了一条视频新郎接亲时候被逼着喝白酒,结果气愤 之下摔花走人。这个事呢发生在贵州,有些网友看了之后心里也觉得很不舒服,觉得一些婚俗婚闹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1

有些人则是觉得这个新郎官啊脾气太着急了一些,可以用一些聪明的方法周旋化解,最后婚虽然还是结了,但是闹这么一出,肯定会在小两口的心里留下阴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不要紧,小编倒是想说说各种婚闹习俗是怎么来的呢?

2

其实啊中国人婚礼中的种种民俗表现只源于两个原因:第一,是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第二,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我们先说一下第一点,古代中国人大家知道通常是盲婚哑嫁,不仅缺少婚前交往,甚至小两口之前是素未谋面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结婚了,两个人头一次见面接下来就要洞房花烛了,这多尴尬啊,所以闹婚房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通过一堆亲戚朋友的嬉戏打闹让两个人熟悉起来不再拘谨。

3

闹洞房有着一个迫使新郎新娘互相配合的过程,必须亲近依赖对方才能过关的感觉,而这些不得已半推半就实际上帮助他们更快的进入夫妻的角色,在古代不小心碰了一下手都要嫁给对方更别提闹洞房的时候共喝一杯酒,共咬一个苹果了。

4

而到了现代社会,大家都是吃过见过的,见多识广的,以前的那些小游戏找不到感觉了嘛,所以就要玩一些更***更大的游戏,一些低俗恶俗的婚闹习俗就应运而生了。那么第二点呢,相对来说可能更好理解,女性长期以来被视作男人的附属品,一旦嫁给这个男人就成为了这个男人的私有财产了。

5

闹洞房的习俗究竟最早起源于何时何地,没有确凿的证据可考。据说,是从先秦汉代开始的。

关于闹洞房的来历说法不一。其中,流传比较广的一种说法是说:闹洞房源于避灾驱邪。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的一天,紫微星从天而降,突然看见有一个披麻戴孝的女子尾随着一群迎亲的队伍。紫微星知道这是一个女鬼在伺机作恶,于是,便一路跟踪到了新郎家里。

当新郎、新娘拜完天地送入洞房时,紫微星走了过来,拦住新郎、新娘说:且慢。洞房里藏了个恶魔,如果这时进入必有灾难!新郎、新娘与众亲友大惊,连忙问紫微星该怎么办。紫微星说,恶魔怕人多,让众亲友随新郎、新娘一同进入洞房嬉闹,就可以把恶魔吓走。于是,众亲友便闹起了洞房,恶魔终于吓跑了。从此以后,为了辟邪,凡是谁家娶媳妇,都举行闹洞房的活动。并一直将此风俗延续至今。

当然,这只是一种迷信传说而已,并无科学根据。

道光重臣陶澍婚娶时,碰上了丫鬟代替小姐出嫁这种影视剧的戏码,这是怎样的一段离奇姻缘?

丫鬟代替小姐嫁人,不仅仅是影视剧的戏码,据说道光重臣陶澍就遇到嫌贫爱富的富家女,悔婚用丫鬟替自己出嫁,没想到后来陶澍,官至两江总督,丫鬟也成了正牌的一品诰命夫人

陶澍的父亲是一个屡试不第的读书人,后来死心塌地的教导儿子,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学业进步很快,还不到二十岁就考中了秀才。

考上秀才后,县里有一个黄老爷,觉得陶澍必然前程远大,鹏程万里,所以就打算把女儿黄小姐许给陶澍。两家人一拍即合,缔结了婚姻准备陶澍考上举人后成婚。

没想到陶澍科场失利,没有通过乡试,也就是没有考上举人。

黄老爷就有些后悔,觉得这个穷小子会不会像他学富五车,屡试不中的老爹一样,也是一个有学问没前程的人。

黄家小姐也是这样想的,她嫌弃陶澍贫困,又考不中举人。恰逢此时,本县有一个吴公子,老婆死了,想续弦。听闻黄家小姐很漂亮,虽然已经和陶澍订婚,但是已经有悔婚之意,就派媒婆前去说亲。

吴公子家里很有钱,黄小姐一家都很满意。

但是不太好悔婚,他们找到陶父商议,要和陶澍解除婚约,为了弥补,愿意把黄小姐的丫鬟嫁给陶澍。

台湾学者曾仕强有句名言:“如果你爱一个人,就把好姑娘嫁给他;如果你恨一个人,就把坏姑娘嫁给他。”,可见女人对于男人是何等的重要。唐代姐妹易嫁的故事,晩清有主仆易嫁的美谈。婚姻自古非儿戏,看准了皆大欢喜、幸福一生,选错了反目成仇、痛苦终身。陶澍选对了老婆,事业如日中天,生活幸福美满,占尽福禄;黄德芬把握了机会,由丫寰晋升为一品浩命夫人,阅尽风光无限,乌鸦变凤凰

陶澍(1778--1839),湖南安化县小淹镇陶家湾人。父亲陶必铨,教书匠。陶澍幼时,父亲作主为他订了一门娃娃亲,是本县富户黄姓家的姑娘。古时开亲讲究门当户对,想那陶家也非穷苦人家。可是后来黄家越来越富,陶家专注学业,半耕半读,家中逐渐贫穷。成年后黄家小姐嫌陶家穷,有意悔婚,母亲不许。当时吴姓财主的儿子死了妻子,有意将花容月貌的黄小姐填房。吴财主在黄家下了很重的聘礼,黄父为财所动答应了亲事,黄女见吴家阔绰满心欢喜。陶家听说黄家要悔婚,坚决不答应。

当时黄家有一丫寰,怕主人吃官司,自告奋勇地说:“只要陶家不嫌弃,我愿意代小姐出嫁!”。黄财主眼前一亮,立即与夫人商量收丫寰为义女,嫁妆一应俱全。

嘉庆三年(1798年),19岁的陶澍与同样19岁的黄德芬结婚。陶氏族谱上注明,黄德芬为安化县一都河曲溪白棠冲崇榜公女,至于黄(也许是其它姓)小姐是哪里人,只有陶澍知道。想那崇榜公也不会是黄小姐的父亲。结婚后,黄德芬尊老爱幼,勤俭持家,一门心思支持丈夫进学。虽然嘉庆六年(1801年),陶澍参加会试名落孙山,仍然默默无闻地支持他重考,终于在第二年春的京城壬戌科会试中高中进士。

黄德芬李代桃疆,陶澍有没有看出来?肯定看得出来。黄小姐家应该离得不远,悔婚之前,陶澎应该走过几次丈母娘家,应该认识黄小姐,也可能认识黄德芬。黄小姐识字有文化,而黄德芬不识字没文化。黄小姐贵为千金,不用干粗活,手极细嫰;而黄德芬洗衣做饭、挑水打柴,手心有茧,手背粗糙。黄小姐盛气凌人,本就瞧不起陶家,怎么可能180度转弯?而黄德芬穷人出身,任劳任怨、温言款语、对人礼让有加,这是装不出来的。陶澍明知是“冒牌货”,为什么甘愿吃哑巴亏?是因为这样的老婆正是自已所需要类型--贤妻良母型。

黄德芬生了三个女儿,勤勤恳恳地操持家务,对丈夫和颜悦色,使陶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官越做越大,官声越来越好。由翰林院编修迁御史、给事中、出为川东道,治行称四川第一。历任安徽布政使、巡抚,清理出三十余年积累的纠葛。秉烛达旦,编缉《安徽通志》。道光五年,在江苏为官,遇洪泽湖决口,运道梗阻,亲赴上海雇船,开通海运。道光十年任两江总督(辖江苏、安徽、江西、上海),与巡抚林则徐疏浚江南河流,为数十年之利。又陈两淮盐政积弊,推行票盐,减价敌私,颇有成效。

却说黄小姐嫁到吴家之后,丈夫为土地纠葛与人斗欧,被对方杀死。白发人送黑发人,不久公公也病逝了。吴家人为了争夺财产,将她赶了出来,黄小姐生活无依,过得相当艰难。陶澍有一次回家探亲,听说了黄小姐的遭遇,着人送了50两银子给她。黄小姐听说昔日的未婚夫当了大官,丫寰成了浩命夫人,再想想自已的处境,肠子都悔青了。她恨自已有眼无珠,伤心自已命苦,抱着银子哭了一阵就睡着了。没想到小偷惦记她,将她的银子偷走了。黄小姐醒来不见了银子,越发悲伤,最后竟悬梁自尽了。

大家都知道陶澍有识才之能,像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李星沅,都是他提拔上来的,事实证明,这些人才堪大用;却不知道陶澎还有慧眼识妻的本领,初婚时他明知道是***“货”,一不哭二不闹反而偷着笑。为啥?接着你就知道了。

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黄夫人嫁给陶老爷十年,只生了三个女儿,陶澍不着急,黄德芬先急了。她觉得没能生下男丁全是自已的错,她有责任为陶家续香火。于是,黄夫人主动要求陶澍纳妾,陶老爷盛情难却,笑纳了贺氏。贺氏1791年生,陶老爷长贺氏12岁,贺氏生了五女四男,可惜[_a***_]都夭折了。黄夫人为了给陶家上保险,于贺氏进门后四年,又为陶老爷张罗娶了刘氏,刘氏1809年生,小陶老爷30岁。刘夫人没有生育,黄夫人于四年后又为陶老爷娶了卢夫人。卢夫人1808年生,小陶老爷29岁。卢夫人生了三个儿子,陶老爷既喜又担心,其中两子分别叫佑无、普陀保,都是乞求上天保佑平安的意思,可惜三个儿子又夭折了。后来黄夫人又为他娶了杨夫人,杨夫人1813年生,小陶老爷34岁。杨夫人只生育了一个女儿。黄夫人真着急,又自作主张把贴身丫寰许配给陶老爷。丫寰姓张,1816年生,才15岁,小陶老爷37岁。征得丫寰和其家人同意后,将两人送进了洞房。张夫人如愿生下儿子桄,陶桄顺利长大成人,开枝散叶,今陶澍后人众多,人才济济,都得益于黄夫人贤慧。刘夫人1836年去世,享年27岁。张夫人1837年去世,年仅22岁。

陶老爷1839年去世,享年60岁。陶老爷去世后,黄夫人不贪恋京城的繁华,不以一品诰命夫人自居,拒收盐商5000两银子的捐赠,低调地领着家眷回到故乡安化。黄夫人1844年带着欣慰离世,享年66岁。张夫人1844年去世,享年43岁。卢夫人1860年去世,享年52岁。贺夫人1864年去世,享年74岁。杨夫人1871年去世,享年58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灾难新娘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灾难新娘妆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