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舞台妆芦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舞台妆芦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大家过年的时候家里都有哪些稀奇古怪的习俗吗?

大家过年时候家里都有哪些稀奇古怪的习俗吗?

谢邀!

要说稀奇古怪的风俗还真没有。不过小时候过年那几天,我那小脚奶奶忌讳的挺多,不许打碎碗盘,不许说“死"呀等不吉利的话,如果你不小心说了一句“饭吃完了”的话,来年一整年都会没饭吃的。尽管奶奶很迷信,但有件事却比别人开明得多!大年三十吃过午饭,奶奶带着我们兄妹四人去上坟,农村重男轻女,说女孩子上坟烧纸祖先在阴间收不到的,万一要烧纸就要用反手(左手)来烧,但奶奶说祖先知道是你给他烧纸还不高兴死了,哪那么多讲究!到了正月十六奶奶还要领着我去街道人多的地方去“撞百病”,撞的人越多,来年身体越棒!

舞台妆芦笙,芦笙舞表演按照功能划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人过年,最共同的,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开开心心相聚在一起过个好年。唯有不同的是,当地的一些习俗,每个地方的习俗多少会有所不同。

在我老家的过年习俗,除夕团圆饭过后,到23点临近大年初一的时晨,要在家打开大门放鞭炮烟花,迎接财神。希望能迎来好运,来年顺利健康,风调雨顺。

大年初一这一天,要早起,早起代表勤俭持家,而且这一天要吃素,不能杀生,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清扫家里的垃圾,即使要扫地,也只能扫到一边角落放着,到大年初三那天一起清掉。见到长辈们要说新年好【恭喜发财】。

舞台妆芦笙,芦笙舞表演按照功能划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就不说地方了,一个地区跟一个地区,一个县跟一个县,甚至一个村跟一个村,过年的习俗都不一样,说说我家里过年时的情况。

三十之前要蒸上三四锅馒头包子,过年的时候吃,一般初七初八之前就不蒸了。还要炸馃子,炸丸子,有时候也会烙饼。还要蒸肉糕,鸡鸭鱼的都收拾好。

大年三十这一天,早上和晚上的饭菜都不讲究,有点什么就吃什么。中午这一顿不是吃饺子,就是吃肉菜(大锅菜)。

舞台妆芦笙,芦笙舞表演按照功能划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年三十下午的时候,有一项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包饺子。有的人家是晚上包,我家一般都是下午包。

面和的稍微硬一点,因为是要放到大年初一早上吃的。包好了,放在盖里板上,用一张烧纸盖一下。

三四点钟的时候,父亲要会合他的兄弟和侄子们,去上坟。带几样贡品,烧纸和鞭炮,去给去世的亲人上坟。

傍晚的时候,母亲还有一项事情要做,去找头,就是去辈分大的人家看看,磕个头。这个时间点都是结了婚的女性出来转着找头。都是媳妇们出来找着,姑娘不用,不论是未婚的还是结了婚的。

大年初一早上,天不亮就起床,我们那里叫做起五更。我家一般是六点起床。起床后烧水煮饺子,桌上放一大把筷子,叫做人越来越多。蘸饺子的醋,用腊八醋,就是腊八蒜的醋。

谢邀!

各地的年俗习惯都有不同,南北有差异、南方或北方的不同地区也有差异。

我们这边年三十晚上睡觉前,都要把该扔的垃圾扔掉。大年初一是不能扔垃圾的,说是大年初一扔掉的都是当年的财富。所以有垃圾如花生壳、瓜子壳、糖纸等等,也都要放在屋里不能扔,得过了大年初一才能扔。但一般初二也不会扔,宁愿多放几天,免得把一年的财富扔掉了。

大年初一也不能扫地,因为扫出去的都是财气。如果必须、不得不扫的比如地下的花生壳、瓜子壳什么的总不能踩来踏去吧?那就由外往里扫,把财富扫进来,装进畚箕里放着。

年三十晚上,大人都要叮嘱小孩:大年初一,小孩都要乖乖的,不能调皮。如果大年初一挨骂挨打,那这一年都逃不了挨骂挨打的命运。所以小孩子都小心奕奕,生怕挨打挨骂。

这些也算是稀奇古怪吧。

东北的年俗文化基本相同,而我家过大年有特殊两点:

一,供奉《家谱》。

我们《家谱》千百年,高文举乃古状元。

红字括号写登科,《夜宿花亭》广流传。

大年祖孙必供奉,敬拜祖先家过年。

求祖先在天之灵,保平安人财两旺。

二,大年演讲

年三十,祖孙三代人贴春联、供祖先、保家仙、财神……。接着准备十八道菜――表示“十全十美”和发!发!!发!!!

上午十一时十八分燃放鞭炮后全家人圆桌入席而坐。

伴随着优扬的歌曲,品尝着美味佳肴和美酒芳香,大年演讲开始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舞台妆芦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舞台妆芦笙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