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全椒舞台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全椒舞台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描写紫茉莉的古诗译文?
惨碧蒙茸覆小山,胭脂渍露晓潸潸。
雾绡夜剪鲛人锦,茱带寒吹燕女鬟。
冷艳花姑惊弄色,妖妍阿紫自低颜。
却怜华落秋妆怯,好拭红绵映指环。
绿色的枝叶覆盖着小山丘,鲜红的花朵上挂着晶莹的露珠,犹如美人的泪水潸然而下。薄如鲛绡的花瓣犹如夜市裁剪的锦绣,它的花蕊像红色的丝带,又像燕子的发鬟。它冷艳的颜色让花姑惊讶不已,妖冶妍丽的样子让阿紫也自愧不如。只可惜花朵已凋零,秋天的妆容也已黯淡,只能用红色的绵布映衬着戒指上的它。
吴敬梓
娇女烟飞。新歌云散。倚秋无力。点砌幽花。明霞衬天碧。土化鸳鸯。曾记取、烧金仙客。萧寂。钗折凤鸾。访工人消息。平康巷陌。佩解罗囊。红蕤枕相藉。奇葩恰许。掩冉。芸窗北。试问雁来霜后。几度小阶巡历。只紫荆一树。何处照他颜色。
词《惜红衣》选自《文木山房集》卷四。从集中的排列次序看,此词与赏雨后荷花的“解语花”,俱排在庚戍除夕《減字木兰花》与癸丑二月自全椒移秦淮后作的《买陂塘》之间,可推断作于30岁至33岁之间。
词分上下两片,反复吟咏百合花凋谢之后于夏秋之际开花的茉莉的清幽淡雅,微露孤独之感。“娇女烟飞,新歌云散,倚秋无力”,是说百花都已烟消云散之后,只有柔弱的茉莉花依秋而开。“娇女”、“新歌”均为借指艳丽的百花。“点砌幽花,明霞衬天碧”,是说石阶上飘落着点点清幽的茉莉花瓣,云霞满天,衬托得天空碧兰碧兰。“土化鸳鸯,曾记取、烧金仙客。萧寂”,笔锋一转,陈说繁华已成过去。意思是彩色斑烂的鸳鸯鸟已经埋入土中腐化,还记不记得,当年喧嚣一时的自称能点石成金的仙人们,如今已萧索、寂寞,无声无息了。“钗折凤鸾,访工人消息”,是说若想修复折断的鸾凤钗,还须寻访那些打制钗环的工匠们的消息。意即若想重现百花盛开的盛况,还需等待春天的到来。从而表现了一种达观的情绪。“工人”,旧时指有专门技艺的手工业劳动者。
下片“平康巷陌,佩解罗囊,红蕤枕相藉”,表面上写歌舞场中盛装的***们与游客颠鸾倒凤的情况,实际上是借寓百花的凋谢,狼藉。“平康”,原指唐代长安丹凤街的平康里,后为***居处的泛称。“红蕤枕”,本指红色有下垂饰物的枕头,此处用来形容花木下垂貌。“奇葩恰许掩冉。芸窗北”。是说此时在书斋的北面,正有一株茉莉于掩映之中柔弱地开着白色的小花。试问雁来霜后,几度小阶巡历。只紫荆一树,何处照他颜色”,表示了对茉莉花未来命运的担心。意思是,茉莉花现在虽在开放,可是问一问大雁飞来,寒霜落地、深秋降临会怎么样呢?为此焦思,曾经几次在门前的小阶上来回踱步。眼下只剩下这一株紫茉莉了,什么地方能够照见它洁白的颜色呢?
全词重在衬托,很少直写茉莉。只是在重彩之中点染几笔,就已勾画出了茉莉花淡雅柔弱的形象,给人以清幽之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全椒舞台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全椒舞台妆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